源城區鄉村振興駐埔前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由源城區紀委監委、區供銷社等11個單位派出。一直以來,工作隊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系列重要論述精神,首創“左鄰右舍”工作法,凝聚“百點千戶萬人”民心網,構建起鄰里守望、互助共享的鄉村治理新網絡,實現和美鄉村既有“面子”、更重“里子”。
左鄰右舍互助聯絡點周邊的鄰居合影
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為了讓鄉村鄰里之間的情感關系更和睦、問題互助更便捷、矛盾化解更有效、幸福指數更殷實,工作隊聚焦“擇優、實效、持續”的目標,在埔前鎮選設100個“左鄰右舍”互助聯絡點,每個互助聯絡點輻射聯絡10戶以上家庭戶,實現每月有效服務群眾上萬人次。“左鄰右舍”工作法自推行以來,充分發揮了基層治理新質生產力效應,架起鎮村與群眾的“連心橋”,拉近村民鄰里之間感情,在鄰里互助過程中促使“陌鄰”變“近鄰”“近鄰”變“芳鄰”,凝聚基層治理合力,培育出“共謀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鄉風,有效激發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內生動力。 (一)聚焦“擇優”,科學遴選互助點位。埔前鎮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僅僅依靠鎮村干部的力量,難以將服務半徑覆蓋到每家每戶。為此,工作隊在充分走訪調研的基礎上,立足鄉村實際提出“左鄰右舍”工作法,按照“距離近、環境佳、人緣好”的原則,工作隊通過逐家逐戶深入走訪,遴選出一批村民居住相對集中、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戶主群眾基礎好且熱心公益的家庭,經村民提議、村委復核、工作隊確認,對遴選出的家庭戶進行掛牌,認定“左鄰右舍”互助聯絡點,便于周邊居住的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享受到便捷、溫馨的鄰里服務,構建起鄰里守望、互助共享的和美鄉村治理網絡,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二)聚焦“實效”,規范指導服務內容。三分種,七分管。為了支持鼓勵更多村民群眾參與進來,工作隊著力推進聯絡點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力爭建成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熱度”的“左鄰右舍”互助聯絡點。一方面,按照“村民抬頭可見”的原則,工作隊在各互助聯絡點門口醒目位置統一懸掛標識牌,方便村民尋求幫助;同時建立健全《鄰里有約》制度,并在互助聯絡點上墻張貼,用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講清講透聯絡點的設立意義、運轉方式及互助模式,引領群眾組織起來、人心凝聚起來。另一方面,鎮村干部定期到互助聯絡點指導業務,宣講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廣東“百千萬工程”的最新政策要求等,讓村民了解鎮、村關于鄉村發展的最新動態及項目情況,及時回應村民關切,推動解決“急難愁盼”,引導村民主動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真正做到大家“說事”、集中“議事”、及時“和事”,讓群眾真切感受到組織就在身邊、服務就在身邊。 (三)聚焦“長久”,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工作隊綜合考慮互助聯絡點物資需求情況,配置桌椅、雨傘、報紙等物資,摸清摸透、合理壓縮互助聯絡點運營成本。同時積極發動中國農業銀行河源分行等愛心企業以及外出鄉賢共同參與互助聯絡點的建設,深入走訪慰問互助聯絡點周邊群眾,詳細了解群眾所需,定期提供茶葉、一次性紙杯、紙巾等慰問品作為互助聯絡點必要的接待物資,形成“村民自籌、村組鼓勵、社會支持、政府認定”的運作模式,動員鄰里之間多走動、多串門、多聯系,聚力培育鄰里文化、聚合服務資源、打造“鄰里守望、和諧相親”的共同體。 取得的發展成效
村民在左鄰右舍互助聯絡點了解“百千萬工程”的政策
(一)左鄰右舍更和睦。不離鄉宅、不遠鄉鄰、鄰睦親孝,是不少村民的期盼。互助聯絡點為村民提供了閑話家常、化解糾紛的平臺,左鄰右舍再次互相開展情緒安撫、心理疏導,有效促進村民之間的交流互動,有利于建立相知相幫、團結友善、和睦共處的新型鄰里關系,不斷增強鄰里之間的凝聚力,實現互助聯絡點輻射聯絡范圍零糾紛。 (二)干群關系更親近。鎮村干部和工作隊通過互助聯絡點向村民開展政策宣講、活動宣傳、村務通知,講解醫療保障、農業生產等便民惠民政策,實現周邊鄰里“家家都有政策宣講師、處處都是理論宣講地”,干群聯系更密切。同時,通過互助聯絡點召開“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座談會等,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歸屬感。 (三)工作推進更高效。工作隊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以互助聯絡為平臺,耐心講解發展帶來的紅利,激發村民發展愿望,帶領群眾參與“百千萬工程”、綠美生態建設等中心工作,引導村民群眾積極配合開展農村房屋風貌提升、村莊清潔、河道清淤、鄉村綠化、“三美家庭”創建等。通過互助聯絡點宣傳座談,埔前鎮Y152鄉道、河陂路沿線村莊的“五邊四旁”環境提升、標識節點打造提升等項目建設獲得絕大多數群眾支持,真正做到在引導群眾中贏得真心支持。 可推廣的工作經驗 源城區鄉村振興駐埔前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貼近群眾、真抓實干,用“接地氣”的“左鄰右舍”工作法,凝聚起“百點千戶萬人”民心網,創新打造基層治理新樣板,精細治理示范門戶打造蓄勢賦能。該項工作有以下幾點啟示: (一)堅持黨建引領,黨員掛點服務前移。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需要注重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就如何進一步釋放基層治理效能,提升鄉村治理的新質生產力,滿足鄉村振興過程中群眾的多元訴求,工作隊將黨的領導與村民自治深度融合,立足鎮村實際作出創新與探索。在推進互助聯絡點的過程中,通過黨組織引領、工作隊指引、鎮村干部合力、企業鄉賢支持的方式,指導村黨組織派出1名黨員“一對一”掛鉤聯系1個互助聯絡點,在“黨建強、發展好、治理好、服務好、環境好”上持續發力,充分激活鄉村自治動力,最大限度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個性化服務需求。 (二)堅持小處著手,以民為本辦好實事。為群眾辦實事,關鍵要“實”到點子,“暖”到群眾心坎里。工作隊以“互助聯絡點”破題,真誠為群眾謀好事辦實事,讓群眾普遍受益、直接受益。在搭建互助聯絡點的過程中,工作隊充分聽取村民意愿,以村民呼聲為“風向標”,有針對性地設立互助聯絡點,尋找有結對共建意愿的愛心企業,以點帶面有序鋪開試點工作,以“大處著眼”的視野格局、“小處著手”的具體操作,獲得了村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三)堅持共建共贏,政企民同心凝聚合力。工作隊推出“左鄰右舍”工作法,用“左鄰右舍”互助聯絡點作為創新基層治理的載體,搭建起鄉賢企業與村(社區)結對共建的橋梁紐帶,為其提供了反哺社會的廣闊舞臺,以解決群眾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為切入點,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同時,工作隊緊緊依靠群眾力量,充分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效增強村民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形成鄰里守望、和睦相處的文明鄉風,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四)堅持四治融合,推動和美鄉村行穩致遠。工作隊以“左鄰右舍”互助聯絡點為抓手,構建起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扎實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一是引導群眾參與,借助互助聯絡點,給群眾更多參與自治的機會,有效凝聚群眾共識、協調各方利益、化解矛盾糾紛,推動群眾從“站著看”到“自己管”的轉變,夯實自治之本。二是深化法治建設,結合“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定期在互助聯絡點開展法治宣傳,舉辦法治講座,提供法律咨詢,筑牢法治之基。三是推進文化建設,以互助聯絡點為中心,積極聯系周邊家家戶戶,大力開展鄉村治理積分超市、“三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紅旗村”“紅旗戶”等文明評比活動,壯大德治之翼。四是推進資源共享,聯系金融機構、衛生院等單位定期到互助聯絡點開展服務,鎮、村黨員干部結合“粵智助”“粵治美”等信息平臺,在互助聯絡點收集村情民意、傳達最新政策精神,滿足種養農戶、中小經濟體、專業合作社等各類主體綜合信息需求,強化智治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