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源西街道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契機,結合源城區實施“百千萬工程”培育“一強四好”標準指引,聚焦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基工程行動,以拓寬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增收渠道為抓手,因地制宜盤活資源資產,創新經營模式,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2023年,源西街道4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50萬元,總額近350萬元。
探索物業經濟模式,盤活現有資源資產 源西街道以貫徹落實“三資”工作為抓手,對村資金、資產、資源全面盤算、詳細登記,全面規范集體“三資”管理,每年為4個村集體增收約116萬元。 莊田村與瓶裝水企業湖水山泉協定,將10%干股參股分紅模式轉變為收益更高租賃合作模式,變更后每年為村增收55萬元;黃子洞村通過對集體門店進行續租增租,2處商鋪續租租金每年增長5.52萬元;白嶺頭村為促進村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盤活河源大道綜合樓,分別出租用于運營汽車維修服務和幼兒園,每年增加租金收入55萬元。 探索土地運營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能 源西街道全面盤活村內閑置或低效使用的辦公用房、校舍、廠房、倉庫、生產設備等集體財產,結合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等政策,推動土地適度規模流轉或集約利用,每年為4個村集體增收215萬元。 莊田村與湖水山泉、筆架山風景區、東莊自來水廠等承租方協商,建立合理的租金遞增標準;向上級爭取1950萬元項目資金投入莊田新村農產品中心建設,預計該項目8月可投入使用,年租金收入約110萬元。新塘村與“惠到萬家”鄉村產業發展中心、河源市農產品流通中心打造預制菜產業全鏈條,項目年租賃收益約60萬元;將45000平方米回遷安置點用地出租為源城區建筑物料消納場用地,每年產生收益35萬元。白嶺頭村出租閑置村集體土地1.7萬平方米用于臨時堆放設備,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 探索綠色經濟模式,開發特色農旅商貿 源西街道依托依山傍水的優越自然環境,充分挖掘特色資源,把農文旅產業結合起來,打造綠色特色產業鏈,實現綠富雙贏。培育林下產業等新的經濟增長點,每年為4個村集體增收33萬元。 新塘村結合毗鄰萬綠湖風景區的地理優勢,圍繞“嶺南首第”特色文旅品牌,與雄達實業合作打造林下產業園,每年可增加收入10萬元。白嶺頭村向金源綠色生命科技公司流轉土地2000畝用于種植油茶和五指毛桃,投產后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23萬元。黃子洞村積極盤活1.6萬畝集體林地,引進食用菌種植企業進駐。莊田村擦亮美食街品牌,在筆架山等周邊建設智能停車場、安裝充電樁,在優化周邊旅游休閑配套的同時,進一步為村集體創造收入,持續培育了天臺咖啡、思康民宿等一批“網紅打卡點”,消費活力進一步激發。 探索人才成長模式,提升內在發展動力 源西街道通過加強與先進地區的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技術。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到華南農業大學進行學習及座談,進一步促進高校與街道的交流協作;組織街道和部分村(社區)青年干部到深圳市南山區、大鵬新區,佛山市順德區左灘村和南海區宏崗村、河村進行交流,學習先進地區在招商引資、盤活集體資產等方面的經驗,進一步打開干事創業的思路。 同時,注重培養本土人才,通過舉辦培訓班、外出學習等方式,提高年輕一代村民的經營管理能力。積極引進外來人才,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通過與河源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政校合作”,為新塘村“嶺南首第”引入管理團隊,為“嶺南首第”項目注入新鮮力量。街道還堅持將培育創業致富能人作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的重要途徑,定期舉辦“青思享”主題沙龍,動員返鄉優秀大學生、青年創業者、致富能手圍繞返鄉創業、產業謀劃等方面建言獻策,在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