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在源城區第八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源城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黃錦忠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八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及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源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這一年,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源城建區30周年,極不平凡。一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政協的監督指導下,全區各級各部門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緊緊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尤其是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及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施“旺三強二高一”產業發展戰略為重點,以建好“首善之區、幸福源城”為目標,以增進民生福祉為落腳點,認真執行八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批準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各項工作,推動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經統計測算,預計2018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89.2億元,同比增長5.5%,基本完成年初計劃目標。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7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76.06億元,同比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110.27億元,同比增長2.6%。三大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40:58.5調整為1.5:40.2:58.3,產業結構相對穩定。實現全社會工業增加值48.13億元,同比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26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4億元,同比增長8.2%;城鄉住戶人均可支配收入30123元,同比增長7.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穩定在10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7.31億元,同比負增長16.6%;外貿進出口總額達78.20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出口總額59.6億元,同比增長21.2%;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204億美元,超額完成市下達任務,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具體說來,2018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以下六方面的特點:
(一)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招商引資喜有突破
園區著力打造“都市經濟發展主引擎”,超額完成新落地企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等五項省產業轉移園績效評價指標,實現園區工業總產值194.50億元,增速-5.5%;工業增加值42.56億元,增長10.2%。以精電、皓勤、航嘉、雅達、豐葉等為代表的電子電器信息產業集群不斷壯大,園區電子電器信息產業產值占全區工業產值達52%。重新調整修編工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三通一平”0.56平方公里,新成立源城區工業園法律服務中心。成功舉辦主題為“都市經濟之現代服務業,智能制造之電子電器業”的“3·29”2018年廣東河源投資年會源城區專題推介分會及“12·20”河源市源城區投資環境(深圳)推介會,四季花海產業小鎮項目、農科集團田園綜合體項目和建行項目、春沐源基金小鎮、前海圣輝堂投資集團等項目成功簽約,26家深圳眼鏡企業抱團落戶,產業鏈招商取得重大突破、重大成果。
(二)服務企業主動高效,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繼續實施“四個一批”工程,積極承接電子電器信息優質項目、優勢產業向城區延伸和轉移,全區完成新洽談工業項目50個,意向投資總額191.78億元;新簽約工業項目33個,合同投資總額133.18億元,其中10億元(含)以上項目4個,3億元(含)以上10億元以下項目3個;新開工工業項目34個,合同投資總額113.28億元;新投產工業項目25個,合同投資總額21.08億元。落實投資項目審批改革及重大項目聯審聯批制度,項目服務力度進一步提升,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全年審批核準項目共153個,計劃總投資137.8億元,其中政府性投資項目79個,計劃總投資20.65億元,核準項目1個,計劃總投資1433萬元,企業投資項目備案73個,計劃總投資117億元。2018年全區30個重點項目(含省市重點項目14個)完成年度總投資43.7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6.4%,其中客天下水晶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 、深圳大鵬(河源源城)產業轉移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農業觀光等省市重點項目進展順利,18個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順利舉行“4·25”、“6·29”、“9·28”、“12·28”等多場項目集中動工投產儀式,阿里巴巴數據中心、響水森林公園項目、鵬城智能科技產業城、富為實業項目等項目集中動工,晟成豪門業項目、聯騰實業項目、源城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一期等項目集中投產,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的熱潮一浪接一浪襲來。
(三)商貿消費方興未艾,全域旅游風頭正勁
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30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批發業零售額32.6248億元,同比增長6.0%;零售業40.5570億元,同比增長5.5%;住宿業20.0945億元,同比增長5.7%;餐飲業25.0267億元,同比增長5.4%。市場主體進一步豐富充實,2018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2390戶,其中企業3577戶,個體戶8806戶,農合社7戶,日均新增市場主體50戶。全年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個體戶)37戶,新增規模以上現代服務業企業17戶。4家源城企業掛牌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太平新街喜慶開市,萬隆城商業廣場、麗日購物廣場榮獲上年度“廣東省文明誠信市場”稱號。全年實現接待旅游人數達1204.72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23.99億元,分別增長12.8%和18.1%,兩項指標總量和增幅繼續領跑全市。高埔崗城市次中心地位進一步凸顯,“互聯網+智慧旅游”小鎮成功入選廣東省第三批“互聯網+”創建小鎮,致力打造客家特色智慧旅游街鎮及“特色小鎮”。成功舉行“生態源城·美麗鄉村”主題宣傳推介活動及“同飲一江水·共敘兩地情”慶國慶暨香港同胞千人游源城主題推介會,順利召開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推進會暨巴伐利亞莊園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動員會,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的號角全面吹響。
(四)城區提質優化升級,鄉村振興成效初顯
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構建“政府+機關+社區+社會”的4級市容秩序治理新格局,強化“門前三包”管理及星級評定試點考評獎勵,全面開展市區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城區道路“六清”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夜市大排檔、露天燒烤檔的占道經營現象得到有效整治,轄區內違章廣告牌、燈箱、報刊亭等戶外設置物得到全面清理,“三線”整治及老舊小區光纖到戶改造加快推進,市容環境更加干凈、整潔、有序。“百街千巷”綜合整治工程、老城“四寶”文化綠道工程、“廁所革命”工程、鱷湖綜合整治工程等城建項目實現動工并按步建設。舉全區之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農村建設,大水井社區成功創建廣東省“四星級宜居社區”;著力把埔前鎮新農村打造成“生態河源”的標兵,大力開展鄉村振興戰略“百日行動”及“五村示范、全域整治”行動,80%以上村莊基本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環境整治任務,5個省定貧困村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創建任務,現代農業、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基層治理、人才隊伍、基礎設施、民生保障、脫貧質量、改革創新九大提升行動扎實落實,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初顯成效。
(五)民生福祉順應期盼,社會保障穩基加固
舉辦源城區首屆“非遺墟市”活動,籌備啟動博物館建設,區文化館、圖書館聯袂榮獲國家一級館殊榮,68個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面建成,率先在全市實現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100%全覆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持續攀升。義務教育和階段教育穩步開展,入學率、畢業率持續得到保證,2018年,全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畢業率100%;初中毛入學率134.51%;殘疾青少年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97%以上;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8.3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8.2%。源城區獲評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太陽升小學、下角小學被評為“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公園東學校、越王小學、埔前鎮中心小學、高埔小學等學校新、改(擴)建項目如期建設,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健全完善,現代化教育取得新成就。人口計劃執行情況良好,全年全區出生人口5941人,出生率13.69‰,自然增長率10.38‰。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開,全區11間公立醫院取消行政級別,基層醫療機構全面實行藥品和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藥品價格平均降低15%,“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創建衛生強區步伐穩健。就業形勢相對穩定,城鄉就業質量穩步提高,全年全區新增就業7177人;安置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078人;城鄉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4111人;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4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以內。全區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57645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0.91萬人,參加機關養老保險6772人,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95088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48510人,參加失業保險40300人,參加工傷保險39348人,參加生育保險44819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08.15%、101.02%、104.37%、109.23%、115.50%、102.17%、109.30%、114.92%,社會保障覆蓋日益全面。
(六)改革攻堅精準得力,社會環境顯著改善
始終秉承“親商、安商、富商”的服務理念,致力打造與珠三角同等水平營商環境。行政效能持續提高,堅決落實和創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加大簡政放權、減稅減費力度,大興“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大力實行“一門式、一網式服務”和“金牌月嫂式服務”,著手理順部門職責關系,國地稅部門合二為一,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進一步轉變深化。啟用行政服務中心、東埔派出所居民身份證24小時自助辦證機,真心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全面啟動“審核合一、一人通辦”模式,推行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和“銀政通”服務,落實企業名稱登記改革,鼓勵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服務,實現辦理營業執照“零紙張”“零跑腿”,打通商事登記服務“最后一公里”。法治建設水平再上新臺階,行政許可目錄動態化管理,政府工作部門權責清單持續更新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繼續執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區信用辦掛牌成立,信用信息“雙公示”全面公開,誠信“紅黑榜”定期發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跨上新臺階。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增強,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強力升級,全民禁毒風尚高標樹立,文明志愿之花開遍槎城,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精心營造。
二、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
(一)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總體研判
從機遇看,一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對廣東提出了“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四個方面重要要求;省委書記李希到河源調研時,進一步闡述了河源面臨的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綠色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四大機遇”,明確指出把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走出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紅都到我區調研,強調源城區要切實肩負起中心城區的歷史使命,積極搶抓“四大機遇”,充分發揮先導性、戰略性作用,在城市建設上有耐心、在工業發展上有決心、在綠色發展上有恒心,努力實現跨越發展,當好拉動全市發展的“火車頭”;這些把脈定向為源城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托和強大動力,為源城找準了未來發展方向;二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經出臺,源城區緊鄰粵港澳大灣區,處在珠江東岸深莞惠經濟圈輻射帶動的第一層,是河源對接大灣區的重要窗口和門戶,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利用珠三角和港澳優質資源上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政策紅利;三是“放管服”改革卓有成效,行政審批效能不斷提高,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法治建設持續取得新成效,源城發展的軟環境愈加優越。
從挑戰看,受歷史基礎條件、傳統發展模式及當前復雜國際國內形勢的影響,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和短板。一是經濟下行壓力未得到根本緩解,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全社會工業總產值、外貿進出口總額、固定資產投資等)呈現負增長的情況值得關注并加以解決;二是經濟發展質量還不夠高,一產不高、二產不強、三產不旺的產業現狀依然未取得有效突破;三是第三產業過于依賴傳統商貿業和房地產業,現代服務業業態單一薄弱,特別是現代物流業、現代金融業、科創服務等新業態發展速度較緩慢,發展后勁稍顯不足;四是城區發展用地、工業用地嚴重不足,勞動力供需矛盾較為突出,招工難、技術人才短缺問題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發展;五是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與人民群眾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民生投入力度有待加大,城市“六亂”現象時有反彈。
(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綜合考慮我區面臨的形勢和發展實際,經綜合測算,2019年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
——地區生產總值203.4億元,增長7.5%;
——全社會工業增加值51.50億元,增長7.0%;
——固定資產投資157.91億元,增長1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9億元,增長9.0%,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1億元,增長6.0%;
——外商直接投資2204萬美元,與上年持平;
——外貿進出口總額80.55億元,增長3%以上;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穩定在102.1%以內;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5%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3‰以內。
(三)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攬全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狠抓河源享有的“四個機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保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保持經濟持續平穩和社會大局穩定,努力當好“兩個河源”建設的排頭兵,在河源建成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排頭兵的征程中走在前列。
(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路徑
1.以推動項目建設為重點,更優服務促進園區增效
狠抓園區建設,拓展園區發展空間,力爭實現擴園0.86平方公里以上,積極盤活、高效利用園區閑置廠房和土地,完善配套設施“硬環境”和管理服務“軟環境”建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城融合”步伐,增強產業集聚效應,鞏固、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啟動低碳產業園規劃布局,推動保稅倉及中歐益智產業園等項目建設,爭取盡快竣工投產。充分考慮土地、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著重發展總部經濟,培育一批市場占有率高、行業技術領先、帶動統籌能力強的支柱企業,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撐點,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2019年全區擬安排38個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318.9億元,年度投資計劃約73.86億元。其中省級重點項目3個,年度計劃總投資16.4億元;市級重點項目7個,年度計劃總投資6.85億元。
2.以發展都市經濟為重點,更大力度推動產業發展
堅持“旺三強二高一”戰略不動搖,大力發展都市經濟。一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跨境電商、科創服務等新興現代服務業,推進“制造業+服務業”“互聯網+服務業”“互聯網+金融”融合發展;二是加快提升商貿流通業。重點推進數碼城、公園西商業中心等項目建設,暢旺太平古街、萬隆城、堅基商業中心等大型商圈,推進高埔崗“河源城”和“香港城”的規劃建設。三是因地制宜打造全域旅游“源城樣本”。南部以高端休閑養生旅游產業群為定位,大力發展休閑養生游和農家民宿游,重點推進客天下·水晶溫泉、巴伐利亞莊園、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等高端旅游項目,帶動埔前5村連片開發和高埔崗特色民宿街區建設;西片區依托大桂山、萬綠湖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重點推進保利·響水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香車產業園項目開發,加快建設“四季花海”等優質項目,形成西片區由南往北的生態旅游長廊;市區以中心文化休閑旅游區為定位,挖掘、整合“老城四寶”、李燾故居等客家文化旅游資源,發展文化休閑特色游;四是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業。以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節能環保等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主動承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創新創業資源溢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五是加快發展生態農業。繼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現代都市生態農業,謀劃建設現代農業園區,集中連片發展特色優勢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3.以建設美麗新城為重點,更高標準助力城區首善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城市功能優化提升,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推動城市形態、功能配套、生態品質全方位提升。科學做好打造老城區5平方公里為城市核心的5年建設規劃、西優片區約5平方公里的棚戶區和老舊住宅的改造規劃及西環路北邊約5平方公里和高塘村片區約2平方公里的西片新區建設規劃,加快“百街千巷”、“廁所革命”、“老城四寶”文化綠道、北直街、府前路貫通等市政工程建設,推進鱷湖綜合整治二期、竹園公園、南湖中路城市道路等項目建設。激發全民創文干勁,注重城市管理,落實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強化市容環境衛生網格化、常態化、精細化管理,推進“互聯網+城市”建設,促進信息化與城市化融合發展。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持續開展自然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建立健全長效保潔管護機制。
4.以深化改革攻堅為重點,更硬決心突破發展瓶頸
堅持改革引領,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營商環境、行政審批、醫藥衛生等重點領域改革動真招出實效,全面增強區域發展內生動力。完成機構改革和職能重新設置,繼續推進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體制、鄉鎮行政體制、食鹽體制等改革出實效,落實政務服務改革,規范整合行政審批事項。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構建“回歸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性”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改革,推動注冊制度和市場準入便利化,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探索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簡易注銷流程,為市場主體營造更加寬松便捷高效的發展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落實推行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和“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繼續推行項目聯審聯批、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和“一門式一網式”“中介超市”服務模式,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努力打造與珠三角同等水平的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5.以打造幸福心城為重點,更實舉措改善民生福祉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和“樹標提質”行動,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鞏固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成果,持續提升教育質量,加快康寧路小學、越王小學等學校建設。鞏固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成果,全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效推進“城市書吧”建設,打造14間便利益民的城市書吧。實施利民惠民衛生工程,增進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提升醫療保障水平和服務能力,加快衛生強區建設。維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計劃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500人以上,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切實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提升救災應急管理水平,推動殯葬改革進程。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食品、藥品、糧食等安全保障力度,扎實推進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工作。加大婦女兒童權益保障力度,關愛留守兒童,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繼續開展掃黑除惡、全民禁毒專項斗爭行動,營造安全穩定放心的生產生活環境。
當下可為,未來可期。發展的號角和動員令已經吹響,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建市建區30周年的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乘著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翅膀高飛翱翔,沖破重重阻礙,一往無前,一飛沖天,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附件:1.源城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計劃表
2.源城區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表
附件:1.源城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計劃表.xls